齿轮通常包括轮齿、齿槽、端面、法面、齿顶圆、齿根圆、基圆、分度圆等几个部分。
第一、轮齿:简称齿,指齿轮上用于啮合的凸起部分,通常呈辐射状排列。
第二、齿槽:指齿轮上两个相邻的轮齿之间的缝隙。
第三、端面:指齿轮两端的平面,是圆柱齿轮或圆柱蜗杆上垂直于齿轮或蜗杆轴线的平面。
第四、法面:是指垂直于轮齿齿线的平面。
第五、齿顶圆:指齿顶端所在的圆。
第六、齿根圆:指槽底所在的圆。
第七、基圆:形成渐开线的发生线作纯滚动的圆。
第八、分度圆:是在端面内计算齿轮的几何尺寸的基准圆。直齿轮在分度圆上的模数和压力角都是标准值。
第一、按照齿廓曲线的不同,可以分为:渐开线齿轮、摆线齿轮、圆弧齿轮等。
第二、按照外形的不同,可以分为:圆柱齿轮、锥齿轮、螺旋齿轮、非圆齿轮、齿条、蜗杆蜗轮等。
第三、按照轮齿所在表面的区别,可以分为:外齿轮和内齿轮。
第四、按照齿线形状的不同,可以分为:直齿轮、斜齿轮、人字齿轮、曲线齿轮等。
第五、按照制造方法的不同,可以分为:铸造齿轮、切制齿轮、轧制齿轮、烧结齿轮等。
第六、按照结构形式的不同,可以分为:渐开线圆柱齿轮,摆线针齿轮、圆弧圆柱齿轮、锥齿轮、准双曲面齿轮、蜗杆、渐开线行星齿轮、非圆齿轮。
优点
第一、瞬时传动比恒定不变。
第二、机械传递效率高。
第三、使用寿命长,工作的可靠性较高。
第四、结构紧凑,适用的圆周速度和功率范围较广。
缺点
第一、在传动时会产生震动,噪音较大。
第二、不适合远距离两个物体之间的传动。
第三、对于制造和安装的精确度要求高,成本也较高。
齿轮模数是指齿轮牙的大小,其计算公式是:齿轮模数=分度圆直径÷齿数。如果齿轮的齿数一定,那么,齿轮模数越大,齿轮的径向尺寸越大。按照齿轮模数的国家标准GB1357-78,可分为以下几种。
第一、优先考虑选用模数:0.1mm、0.12mm、0.15mm、0.2mm、0.25mm、0.3mm、0.4mm、0.5mm、0.6mm、0.8mm、1mm、1.25mm、1.5mm、2mm、2.5mm、3mm、4mm、5mm、6mm、8mm、10mm、12mm、 14mm、16mm、20mm、25mm、32mm、40mm、50mm。
第二、可选用模数:1.75mm、2.25mm、2.75mm、3.5mm、4.5mm、5.5mm、7mm、9mm、14mm、18mm、 22mm、28mm、36mm、45mm。
第三、通常较少选用模数:3.25mm、3.75mm、6.5mm、11mm、30mm。
第一、齿轮材料的选择与齿轮的工作可靠性、使用寿命、工作效率等密切相关,通常要求齿轮材料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能、抗接触疲劳性能、抗弯曲疲劳性能。钢材、有色金属合金、铸铁、粉末冶金、塑料都可以用来制造齿轮。
第二、齿轮材料表面要具有硬度高、强度高的特点,并且芯部性能要好,硬化分成要合理。
第三、工业领域的齿轮材料主要是钢,包括常用的有45号调质钢,40Cr调质钢,20CrMnTi,以及各种碳钢,有的也会使用含铬、镍、钼的合金钢。
第四、齿轮材料的选取要考虑材料的强度、精度以及材料的经济性等,不同设备对于齿轮材料的要求也不同。